一到年底“年終獎”就會成為熱門話題。琢磨著跳槽的人因為年終獎猶豫不決,拿到了年終獎的人卻也各有喜悲。拿筆者身邊的獵頭朋友來說,有的年終獎加項目提成拿到了10多萬,有的卻還不足自己一個月的基薪,實在讓人感嘆:同樣是做獵頭,差距真有這么大呢!
獵頭在外人眼中是高收入人群,但只有業(yè)內(nèi)人知道并不是所有獵頭都能獲得高收入,獵頭其實是一個收入差距蠻大的行業(yè)。這也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,究竟這差距由何而來?為了做單而做單的獵頭往往把工作錯誤地簡化。把推薦人才看作投遞簡歷,全身心地投入到搜簡歷、找簡歷、下簡歷、投簡歷的工作中,忙著搬運簡歷的同時完全沒有顧及到HR的感受,HR需要的是減輕自己招聘負擔的幫手,而不是個簡歷的二傳手。
而為了成單而做單的獵頭則往往把工作獵頭化。同樣拿人才簡歷來說,這份簡歷是什么?它能代表一個人才嗎?并不能。簡歷只是一個媒介,是對人才信息的簡要概括,HR無法通過一份簡歷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進一步邀約面試,獵頭也無法因為投遞一份簡歷就完成人才的推薦。高端獵頭會把重頭戲放在推薦報告上。(如果你還不知道什么是推薦報告或是根本沒寫過,那你真的需要好好了解一下。)
推薦報告有什么用?它可以幫助HR快速了解“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候選人”。HR不缺簡歷,甚至大量簡歷已經(jīng)成為了HR的負擔。HR也不想再一份份簡歷看,一點點找這個候選的亮點,篩選哪個比較合適。HR想從獵頭那獲得的是你推薦這個人的理由是什么,我為什么要選擇這個人,他能給我們公司創(chuàng)造什么價值,推薦報告要做的就是這些。
好的獵頭會通過推薦報告將候選人立體地展現(xiàn)在HR面前,甚至可以包括一些合理要求,比如候選人目前轉(zhuǎn)職對薪資要求比較高,或是候選人轉(zhuǎn)職后需要有具備20人以上的團隊完成項目。通過這樣的信息可以讓HR及企業(yè)了解到候選人對轉(zhuǎn)職時有要求的,同樣也是有自己的規(guī)劃和目標的,展現(xiàn)候選人對轉(zhuǎn)職的慎重態(tài)度,以及對自己職業(yè)生涯的企圖心。要知道,想做一番事業(yè),企圖心必不可少。
盡管如此對比獵頭的高下立判,但現(xiàn)實中很多獵頭還是無法掌握成為高端獵頭的秘訣。在并不規(guī)范的大環(huán)境中,如何能夠成為專業(yè)高端的獵頭,是對每個從業(yè)者的考驗。